广州Long8国际平台登录入口电子元件有限公司欢迎您!

三极管的应龙8中国唯一官方网站用电路 NPN和PNP型三极管的区别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4-09-30 17:34:19    浏览量:

  了解三极管的使用方法、PNP和NPN区分及S8050和S8550 ,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三极管,全称应为半导体三极管,也称双极型晶体管、晶体三极管,是一种电流控制电流的半导体器件,其作用是把微弱信号放大成幅度值较大的电信号,也用作无触点开关 。 常见的三极管为9012、S8550、9013、S8050。单片机应用电路中三极管主要的作用就是开关作用。 其中9012与8550为PNP型三极管,可以通用。 其中9013与8050为NPN型三极管,可以通用。 三极管结构有NPN和PNP两种,因为电子比空穴有更高的迁移率,所以NPN比PNP型三极管获得更广泛的应用。

  每个公司生产的三极管脚位不一定一致,但是封装类型一般一样, 常见的封装三极管有TO-92封装和SOT-23封装 ,如下图。

  三极管的基本结构是由两个背靠背的PN结构成(如下图所示)。 基极和发射极之间的PN结称为发射结,基极和集电极之间的PN结称为集电结。

  在三极管器件的设计中,通常会在发射区进行N型高掺杂,以便在发射结正偏时从发射区注入基区的电子在基区形成相当高的电子浓度梯度。 基区设计的很薄且浓度很低,这样注入到基区的电子只有很少一部分与多子空穴复合形成基极电流。 与基区电子复合的源源不断的空穴需要基极提供电流来维持。 在设计中对集电区则进行较低的P型掺杂且面积很大,以便基区高浓度的电子扩散进去集电区形成集电极电流。

  (1) 截止区: 当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Vbe小于PN结开启电压时,发射结处于截止状态,电子不能从发射区进入到基区。

  此时无论集电极施加什么电压,由于基区和集电区的多子浓度很低,所以电子与空穴复合形成的电流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我们认为此时的三极管工作在截止区,即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为断开状态。

  (2) 饱和区: 当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Vbe大于PN结开启电压时,发射结处于开启状态。此时由于Vbe大于发射结多子扩散复合时产生的势垒电压,而且发射区电子浓度很高,所以会有大量的电子通过发射结进入到基区。

  进入到基区的电子与数量很少的空穴复合形成基极电流Ib。如果集电极电压为0,即集电结正偏电压为0.7V,此时从发射区过来的自由电子被集电结正偏电压0.7V建立起来的势垒完全阻挡。只有集电极的电子由于电场的吸引穿过集电结,但由于集电极的掺杂浓度低,所以电流几乎为零。在集电极电压慢慢增加但是集电结电压仍然处于正偏状态(即Vbe>

  Vce),由于集电结势垒的降低,基区的电子开始进入集电区形成集电极电流。集电极正向偏置电压越低,基区电子扩撒到集电区越容易,从而集电极电流越大。所以此时集电极电流随Vce增加而增加。

  换句话说,在这种情况下,集电极电流的增加受限于集电结的正偏,而基极电流不再是限制因素。在这种集电结正偏的情况下,随着基极电流的增加,集电极电流并不会增加的现象,称之为饱和。此时三极管工作在饱和状态。

  (3) 放大区: 当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Vbe大于PN结开启电压时,发射结处于开启状态,且集电极电压足够大使得集电结零偏或者反向偏置时,基区的自由电子除了在基区跟空穴复合以外,几乎都可以进入到集电区,形成集电极电流。

  此时集电极电压再增加,集电极电流不会增加。 当基极电流增加时 ,由PN结特性知道,电流增加通常伴随电压的增加或者说电压增加引起电流的增加。所以当基极电流增加,对应的发射结电压也增加,发射区扩散到基区的自由电子也增加。

  当集电结处于反偏时,对应的集电极电流线性增加。此时三极管工作在 线性放大区 。理论上说,如果基极电流持续增加,则三极管集电极电流也会一直线性增加,一直到器件发热超过其结温导致器件烧毁。

  ① NPN是用B→E的电流(IB)控制C→E的电流(IC),E极电位最低,且正常放大时通常C极电位最高,即VC>

  VB>

  VE

  PNP是用E→B的电流(IB)控制E→C的电流(IC),E极电位最高,且正常放大时通常C极电位最低,即VC

  ② NPN电路中,E最终都是接到地板(直接或间接),C最终都是接到天花板(直接或间接)。PNP电路则相反,C最终都是接到地板(直接或间接),E最终都是接到天花板(直接或间接)。这也是为了满足上面的VC和VE的关系。

  ③ NPN基极高电压,集电极与发射极短路。低电压,集电极与发射极开路。也就是不工作。

  PNP基极高电压,集电极与发射极开路,也就是不工作。如果基极加低电位,集电极与发射极短路。

  S8050是一款小功率NPN型硅管,集电极-基极(Vcbo)电压最大可为40V,集电极电流为(Ic)0.5A。S8050是电路硬件设计最常用半导体三极管型号之一。

  S8550三极管是一种PNP型硅三极管,是一种较为常见也常用的三极管之一。它具有低电压、大电流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开关电路射频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推挽功放电路等。

  S8050和S8550是现在很常用的小功率三极管。S8050是NPN管,S8550是PNP管。它们引脚排列是完全一样的。面对字标,自左向右——E:发射极;B:基极;C:集电极。

  指针万用表核对:档位拨到hfe档位,8050插入到NPN测试孔,8550插入到PNP测试孔,万用表正确指示hfe值的,万用表测试孔标定的EBC管脚即为实际管脚。

  该电路中三极管主要用作开关作用,驱动继电器。单片机通过光耦,利用三极管驱动继电器的应用电路。图中R18为基极限流电阻,放置基极电流过大烧坏三极管。R19为偏置电阻,当光耦断开时,防止因为电磁干扰导致三极管启动,保证晶体管可靠截止。图中VD5为续流二极管,目的是为了保护三极管不被烧坏。因为继电器线圈相当于一个电感,当三极管由导通变为关断时,电感会产生感生电压,该电压为上负下正,并且通常远高于电源电压。所以当三极管关断时,感生电压会烧毁三极管,此处并联一个二极管相当于给电流一个回路,将电压钳制在0.7V左右,来保护三极管。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举报投诉

  处于截止状态,C端电压应该为0,但是我实测竟然有2.5v的电压,这是为什么

  ,从而达到控制继电器的目的,原理图如下:现在发现不管IO输出是高电平还是低电平,

  本帖最后由 zxnstm32 于 2020-9-28 08:16 编辑

  ,发现c端电压为2.5v左右,这是为什么。(感觉这个2.5v正好跟3.3v有0.7v的压降)本人模拟

  ,他是一个正极两个负极怎么放大,谁能给我解释一下?一分二还叫放大?是不是缩小哦

  :放大时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极反向偏置等,对其相关知识吃不透.老师你可以说说你对

  时,经常要在基极上设计两个电阻,一个在控制信号和基极之间,另一个把基极上拉到电源或者下拉到地。下面以

  不导通时功耗是多少呢。他的集电极会有多少电流流过,还是说可以忽略不计?还有现在再弄低功耗我想知道一个正常的

  ,从图 3-6 来看,横向左侧的引脚叫做基极(base),中间有一个箭头,一头连接基极,另外

  是在一块半导体基片上制作两个相距很近的PN结,两个PN结把整块半导体分成

  是在一块半导体基片上制作两个相距很近的PN结,两个PN结把整块半导体分成

  。要求测得的电阻越大越好。e-c间的阻值越大,说明管子的ICEO越小;反之,所测阻值

  是不是哪里有问题?还是说我电阻值选错了?我应该怎么去改?请教各位,一般情况下,已知VCC、VIN,怎么去计算

  。负载电压Vc 只有不到4.2v。电源用的5v电源。R1电阻。我自己算的结果是230欧左右。然后分别用的1K电阻到 30欧电阻测试。1k是

  的用途,分别在I2S总线上的LRCK,BCK和DATA引脚。我觉得这个DAC

  】讲解视频2,我们会持续更新,有问题可以留言一同交流讨论。前期回顾:【视频】

  具有放大能力 就得给发射结加上正向偏置电压(即正偏),给发射结加上反向偏置电压(即反偏)。这样就得到了

  间的正、反向电阻Rce和Rec,虽然两次测量中万用表指针偏转角度都很小,但仔细观察

  从左到右依次是人体红外感应模块 ,就简化成恒定输出3v电压,中间是1k欧姆的电阻,

  如图4.55(a)所示;图4.55(b)是磁场作用下的输出特性曲线。在基极电流恒定

  ?10A或者20A的我是用做控制作用的。不知道IGBT有这种接法吗?想要

  组成音频放大器的输出级,可以得到更加对称的输出特性。下面是由8050和8550组成的Sciklai达林顿


本文由:龙8国际头号玩家公司提供

推荐新闻

网站地图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