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一支晶体管中的发射极电流密度超 过一定的临界值J时,就会发生二次 击穿。超过该临界值之后,维持的集 电极-发射极的击穿电压VCEO会回落 到一个新的更低的值上,这个值被称 为二次击穿电压 VCEO2,如果集电极发射极电压超过 VCEO2,而发射极电 流密度超过J,那么就会发生二次击 穿。
❖ 二次击穿对晶体管具有一定的毁坏作 用,在二次击穿状态下停留一定时间 后,会使器件特性恶化或失效。
❖ 在大注入的情况下,通过集电极 的电流密度增加,耗尽区中的载 流子密度也会增加,从集电结流 过的电子会使PN结两侧出现负电 荷积累的情况,该负电荷加上受 主杂质所带的负电荷,导致Xmb 减小;反之,负电荷抵消了施主 杂质的正电荷,导致增大。因为 Xmb的减小导致了基区宽度增大。
❖ 热击穿和二次击穿都是由于流过晶体管某一部分的电流过 大造成的。对于热击穿而言,电流集中同温度升高密切相 关。如果功率晶体管的某一部分比其他部分的温度略高一 点,那么需要维持同样电流密度的 VBE 就会降低2mV/℃
为 压3差.6,m则V。发用射极VB电E 表流示比两为晶体管间发射结电,
所 1.1以5,最因左e此边VB最与E / V右最T 边右的边发的射发极射Q极4电比流最比左为边的
一端到另一端的压降不应超过5mV。假设宽度恒定的发射极连线通过发射指,而
所以R对 于*l/更S 薄的金属化系统,各发射极连 接在一起的金属连线电阻就越大,产生的 压降也就变大,导致发射极电流比变大, 去偏置问题也就越严重。
❖ 上面的例子展示了发射极去偏置的严 重程度——相对较小的电流流过短而 宽的连线mV的去偏置。一 种称为发射极限流的技术可以大大减 小去偏置的影响。这种方法要求在每 个发射极连线中插入电阻(如左图), 这些电阻的大小要求在额定电流下压 降为50~75mV。例如,每个导通 50mA电流的指状发射极可采用1Ω的 限流电阻,这些电阻加入电路之后将 促使发射极电流在每个指状发射极之 间重新平均分配。
❖ 当电流很大的时候,晶体管的有效基 区宽度将随注入电流的增加而扩展, 即出现基区扩展效应,也称kirk(克 而克)效应。
❖ 在小注入情况下,N区的多子为电子, P区的多子为空穴,由于扩散和复合 的作用,导致P区与N区的交界面的 载流子浓度骤减,形成了由不能移动 的杂质离子构成的空间电荷区;同时 建立了内建电场,方向由N区指向P 区,起先内电场较小,扩散运动较强, 随着空间电荷区的增宽,内电场变大, 漂移运动逐渐增强,最终达到动态平 衡。耗尽区向基区延伸了Xmb的距 离,向集电区延伸了Xmc的距离。
❖ 一、NPN功率晶体管的失效机理 1、发射极去偏置 2、热击穿和二次击穿 3、基区扩展效应
❖ 二、功率NPN晶体管的版图 1、叉指状发射极晶体管 2、宽发射区窄接触孔晶体管 3、圣诞树结构器件 4、十字形发射极晶体管
❖ 困扰功率双极型晶体管设计的3个最主要的问题是:发射极 去偏置、热击穿和二次击穿。这3个问题都是由功率晶体管 中典型的高电流和高功耗所引起的。这些机制在小信号晶体 管中不会引起问题,但是却对功率晶体管的设计造成了很大 的限制。
❖ 其工作原理为:如果某指状 发射区电流试图抽取超过其 正常份额的电流,那么其限 流电阻上的压降就会增大, 从而会限制流过这个指状发 射极的电流大小。受到限流 的发射极间的电压主要降落 在限流电阻而不是晶体管的 发射极上。
❖ 在单个指状发射区内也会产生发射极去偏置现象。随着电流沿发射指流动,压降
❖ 这个公式中, R代S 表金属 的方块电阻值,W代表发 射极连线的宽度,L代表 发射区接触的长度, 代IE 表流过全部发射指的总电 流。由于发射指流进与流 出的电流并不相等,所以 算压降的时候必须要用积 分的方法。
Copyright © 2012-2024 龙八娱乐官网公司 版权所有